百科狗-知识改变命运!

盘点 | 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大学

桃子1年前 (2024-06-09)阅读数 10#大学排名
文章标签迅猛

上海科技大学

上海科技大学(ShanghaiTech University,简称上科大、ShanghaiTech)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、共同建设,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,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。2022年,上海科技大学入选新一轮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“材料科学与工程”学科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。

南方科技大学

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非常短,成立了才11年的时间,而且是一所双非大学。按理来讲,这样的大学实力方面应该会有些薄弱,但南方科技大学却是个例外。该校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,其发展速度甚至赶超了不少211大学。2022年,南方科技大学入选新一轮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“数学”学科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。

中国科学院大学

听名字就非常高大上,虽然既不是985也不是211,但该校的难考程度可是出了名的。中国科学院大学是这些年来才招收高考生的,录取分数线特别高,甚至还赶超了很多985大学。

深圳大学

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,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。中央、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,组织北大援建中文、外语类学科,清华援建电子、建筑类学科,人大援建经济、法律类学科,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。

暨南大学

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。“暨南”二字出自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沙,朔南暨,声教讫于四海。”意即面向南洋,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。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、教育部、广东省共建的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。

全国双一流大学全部名单有:

A类36所:

1.北京大学

2.中国人民大学

3.清华大学

4.北京航空航天大学

5.北京理工大学

6.中国农业大学

7.北京师范大学

8.中央民族大学

9.南开大学

10.天津大学

11.大连理工大学

12.吉林大学

13.哈尔滨工业大学

14.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(并列)

15.同济大学

16.华东师范大学(上海外国语大学并入)

17.南京大学(东南大学并入)

18.东南大学(南京大学并入)

19.浙江大学

20.中国科学技术大学

盘点 | 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大学

21.厦门大学

22.山东大学

23.中国海洋大学(青岛大学并入)

24.武汉大学

25.华中科技大学

26.湖南大学(中南工业大学并入)

27.中南大学(湖南医科大学、长沙铁道学院、中南政法学院并入)

28.中山大学

29.华南理工大学(华南师范大学并入)

30.四川大学(成都科技大学并入)

31.重庆大学(重庆建筑大学并入)

32.西南交通大学(唐山铁道学院并入)

33.电子科技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(并列)

34.西北工业大学(西北轻工业学院并入)

35.兰州大学(新疆大学、西安医科大学、西北政法学院并入)

36.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、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———三校合并,筹备“国字号”大学。

第二层次:B类7所:

1.东北大学(东北工学院、沈阳黄金学院、沈阳工业学院、沈阳航空工业学院、沈阳医学院、沈阳师范大学、鲁迅美术学院合并,形成“大东北”的概念,争夺“国字号”名称,从东北大学改名为中国东北大学。)

2.郑州大学(河南医科大学并入)河南高教老大之位,被武汉大学吞并后,一直耿耿于怀,和湖南大学一样,不愿放弃“大河南”的概念,所以有了今天的中国河南大学,而且准备了三个名,以应不测。

3.苏州大学(江苏航运学院并入),江苏航运学院的船坞和停尸房对周边居民形成巨大压力,据说改名的最关键因素,是附近居民干涉,所以只能放弃原有好听的校名,远去苏州改名叫鸡肋的“苏州大学”

4.华中师范大学(武汉水电学院并入)武汉水电学院其实蛮有实力的,但很悲催的是和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给了武大,导致只能从二本招生。合并后华中师大筹备“国字号”失败,只能回炉重造。

5.中南财经政法大学(财经学院由武大、中南财大和人大合并,政法学院由吉大、人大、北大、武大、中南财大和山大合并),实力最强的财经院校,吞并了包括武大在内的五所院校的财经和政法专业,其拼命三郎的精神可歌可泣,当然,最后还是只能放弃原有好名,回炉重造。

6.河海大学(常州航运学院并入),实力最强的专门学校,吞并了南京航专等一些院校后,当然不愿放弃“大河海”的概念,所以有了今天的中国河海大学。

7.华中科技大学(同济医科大学并入),同济医科大学原是中专院校升格为本科的时候,曾想改为“湖北医学院”,被华中科大的领导知道后马上提出强烈抗议,说什么也不能让同济医学院把“华中”的概念夺去!后来妥协的结果是同济医学院改为“华中同济医科大学”,双方达成共识。不过后来又来了一个什么“中国”,虽然组合看起来很庞大,但“同济”两个字给人的感觉有点土气,有点杀风景。一般来说,去掉“同济”改成“华中科技大学”大家也能接受。

第三层次:

C类院校:数量众多就不一一列举了。这其中某些院校的合并纯属胡闹,如中国医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合并为“中国药科大学”,典型的拍脑袋决策。不过有了这么多“国字号”的院校在前面顶着,他们怎么合并也闹不出什么乱子来。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西安工业学院合并为“中国电子科技大学”,虽然名字很牛但大家还是习惯称其为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”。

内容声明: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及超链接等)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(包括但不限于公司、媒体、协会等机构)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。部分内容参考包括: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参考使用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,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,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!)
{if $zbp->Config('yd1125')->foot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