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狗-知识改变命运!

音乐名作《翻身道情》有着怎样的音乐结构?

乐乐2年前 (2023-12-03)阅读数 23#综合百科
文章标签道情陕北

音乐名作《翻身道情》有着怎样的音乐结构?

《翻身道情》是一首根据陕北道情音调填词而成的民歌。

1942年,延安鲁艺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挖掘、整理了大批流行于陕北各地的民间音乐,当他们听到陕北道情那酣畅淋漓的音调时,便决定要用这一音调写出一首歌颂贫苦人民在***的领导下推翻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,翻身做主人的新的道情,这便是《翻身道情》。这首歌经改编填词后由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演唱,随后传遍全国。

全曲共分三个段落。

第一段落是小快板,在情绪上用以表现人民翻身得解放时的欢快心情。

第二段落讲述“旧社会受欺压”的情景,由快转慢,用以表现农民的苦难际遇。

后边是第三段落,从稍快又回到小快板,用以表现人民闹革命的精神。

在快板中,旋律基本上由上下句形式构成,上句落在音“do”上,后句落在音“so”上,这也是曲艺、戏剧唱腔的特征之一。

道情,原属于曲艺的一种演唱形式,渊源于唐代的《承天》《九真》等道曲,以道教故事为题材,宣扬出世思想。原为“徒歌”(即不用任何乐器伴奏的歌唱),南宋时开始用渔鼓、简板等乐器击节伴奏,被称做“道情渔鼓”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同各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,扩大了道情的题材,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曲艺形式,如陕北道情、神池道情、江西道情、湖北渔鼓、湖南渔鼓、四川竹琴等。道情多以唱为主,以说为辅,也有只唱不说的。唱腔各不相同,有坐唱、站唱,单口、对口等不同的表演方式。《翻身道情》所依据的《陕北道情》,便是只唱不说,以单口为表演形式的一种。

内容声明: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及超链接等)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(包括但不限于公司、媒体、协会等机构)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。部分内容参考包括: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参考使用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,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,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!)
{if $zbp->Config('yd1125')->foot}